这是我在《你的第一本哲学书》的第九章 死亡和第十章人生的意义里面摘抄的句子:

即使生命整体是无意义的,也不必为此担心。或许我们可以承认这一点,然后照样过我们的日子。要做到这一点,只需要更多地关注眼前的人和事,只从你自己的,以及和你有关的人的生活中去寻找意义,而不要跳出来看问题就行了。
我们都知道,在我们出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,世界如常存在,但是却没有我们,对此我们安之若素。那么,想到我们死后就不复存在,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?看起来,至少对很多人来说,过去不曾存在是无所谓的,但是将来不复存在却十分可怕。
如果浮生如梦,万事无常,最终都归于尘土,那么也许我们的雄心壮志不过徒然为荒诞不经的玩笑而已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如果我们无可救药地执着于自己的意义,或许也只能安于自身的可笑。也许生命不仅没有意义,而且也是一出荒诞剧?
这本书也算一本哲学入门的通俗读物,我也是刚刚开始对哲学有一些兴趣,开始尝试入门,而我所摘抄的这两章的文字,也刚好对应了我平时的一些思考:
-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,但他的大概意思一直保存在我的脑子里:太阳系亦或是宇宙终究是会毁灭的,我们所做的一切从长远来看都是徒劳无功的,而你能做的比较有意义的事情,就是多陪陪自己的爱人和家人;(迄今为止我还觉得说的挺对的,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改变想法)
- 好像我们从出生开始,就要一直为了一个无形的目标而忙碌:努力学习,上好大学,找好工作,买好房子,过好生活,生好的娃,上好的学。我并不是要抨击这样的想法不对,太庸俗之类的,生存本就是第一要义,为了生存的好并没有错。但是,我总隐隐约约的觉得,如果活着只有这些东西的话会不会太单调了,在闲暇时光完全沉迷于奶头乐(我没有多高尚,我也打CSGO刷抖音)会不会太浪费时光了?我有很多的疑问,但我所提出的疑问都是基于我自己的现状所提出的,所以我也是个俗人;我想让自己的生活不一样一点。
这些我对生命的困惑,促使我开始想从一些哲学、佛学的书籍里去寻找答案;会不会找不到?开卷有益,阅读大量的书籍本就契合了我的专业要求,所以无所谓,我会在今后的日子当中继续阅读有关此类的书籍。
为什么想聊一聊这个话题?不管是深夜emo还是酒桌饭馆,经常会扯到一些有关于人生的话题,也可以说,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命,其实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学,无好无坏。建立在不有害于他人的基础上,任何人的生命哲学都是没有对错的,但是基于生存等一些社会价值来说,便有了好坏的标准。
基于我自己目前的看法来说,我也并不是属于太上进的人。我就希望能考研就继续考,考不上就考公,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的,有一个安稳的日子,再有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之后,还能够有一些时间来钻研一下自己的东西,看看自己想看的书,如果能搞出属于自己的一点成果,那真的是太好了,可是生活哪能总如人所愿。
记忆里总会不时的浮现一些过往的片段,从没上学时到现在都有,好像对于过去的日子我总是抱着一种萧瑟、怀念的心态所去看待,真的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想念吗?还是我是过得越发的不如意导致一直会舍不得过去的一些岁月?脑子里很乱,不知道除了一些必要的事情自己还该干什么,也不知道后面的自己又会在何处干什么,也许现在敲出来的文字,在将来看来就是矫情,但还是希望,后面的自己能够找到答案,不必在矫揉造作。
建议不要考公,高层进不去,基层就是被牺牲的对象
那就努力往老师方向靠齐吧,其他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了